289公里,5小时,这是高德地图APP所显示的距离和驾车行驶时间,起点是重庆南岸区江南大道,终点是彭水县撮箕窑;16年,这是罗克君与伙伴们帮扶彭水县桑柘镇鹿菁小学困难学生的持续时间。这个夏天,罗克君特别高兴,他长期资助的女生小磊已从西南民大毕业,正在四川泸县担任西部志愿者;他所资助的另一名学生小雁,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浙江大学。
缘起:一次特殊的彭水之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每年两次驾车去桑柘,对于罗克君来说,已经是雷打不动的行程。
罗克君有一个爱心助学的微信群,群名称是“为爱守诺,一起前行”,他的“小青蛙”餐吧则是群友们的大本营。8月15日,罗克君向记者回忆了他与桑柘镇鹿菁小学最初结缘的故事。
2007年,罗克君很偶然地去彭水县参加一个公益活动。在乡村走访中他被所看到的景象深深触动,尤其是一位坚强的残疾母亲让他难以释怀,这位缺失了双手的母亲当时正在田间用残肢坚持劳作,旁边是她年幼的孩子小梅和小波。
“当年我性格很刚,但是那一瞬间内心却真的破防了!”48岁的罗克君忆及当年仍颇为动容。
也正是在那个瞬间,罗克君做出了要资助小梅姐弟的决定,除此之外,罗克君还资助了另一家的孩子小磊,当时小梅和小磊都在读一年级。
一趟彭水之行,让罗克君多了些牵挂。他很快将这份牵挂变为一年两次的行动,每年3月(或4月)以及11月去彭水看望孩子们。“我的生日正好是11月。”罗克君笑着说,“以前我们过生日就是吃吃喝喝,因为觉得钱来得容易,中午吃一顿,晚上吃一顿,再去搞点娱乐活动、吃点宵夜,钱就这么花了。但是从彭水回来之后我就在想,是不是应该把钱用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呢?”
壮大: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一个人,一台车,每年两次往返于重庆主城与彭水山区,看着自己所资助的3个孩子慢慢长大,罗克君觉得很满足。2015年的某一天,罗克君在一次聚会中提到山区助学的故事,这让他收获了第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
很快,一个名为“为爱守诺,一起前行”的微信群建了起来,群友们以“凑份子”的方式参与到助学行动中来。大家根据学校老师提供的名单选定资助对象,每名孩子在读书期间每月可获得500元的资助。
去桑柘,往返需要十来个小时。早上6点以前,装满牛奶、水果、面包、衣物等物品的车队从主城出发,进入彭水县城后吃早饭,然后继续赶路,到达目的地通常已经是下午1点过。
从李家村、大青村再到鹿菁村,数十个孩子的家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桑柘镇山区的各个角落,而对于罗克君来说,所有的行程都已经烂熟于胸,他掰着手指数:首先去美琳家,给孩子带去一些生活物品;然后再开车半小时去陈家看望三姐妹,给孩子们理发、剪指甲、有时还要帮“小泥人”洗个澡;接下来去小红家,小红家孩子多,但只有她一个女孩子,而且身体有病,不太受待见,所以罗克君每一次都要很细心地把食物的包装拆开,亲自守着她吃进嘴里才放心离开。
罗克君被孩子们称为“罗叔”,这是一个亲昵的称谓,也是属于他的专属标识。而在孩子们面前,罗叔这个大男人每一次都会婆婆妈妈地反复叮嘱:
“雪琴,要多喝牛奶多吃苹果哟!不要舍不得吃,面包过期了就不要再吃了!”
“小杰,你怎么又长这么胖了哟?要多跳绳多运动哟!”
不光孩子喊“罗叔”,孩子的父母也跟着这样喊。这时,罗叔便会顺势“唠叨”一番——
“小王,你这个当老汉儿的人也要多管娃儿哟,要去参加家长会,督促娃儿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争取考起彭水一中嘛!“
“小红的妈,你家娃儿多,莫偏心哟,对妹儿也要好,平时让小红吃好点!”
家长被说得有点汗颜,不好意思地笑一笑答道:“要得,要得!“
罗克君还亲自和老师交流,了解孩子们的状况,比如生病没有,平时定期洗澡没有,考试成绩怎么样。老师也习惯于把他当作“编外”家长,有一次,一个早恋的女生闹着要退学,班主任给罗克君打电话,罗克君就驱车赶到,与她长谈,纾解心结。
志愿者高宇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自己参加助学活动的感受:“凌晨5:40出发,晚上12点返回主城,不知道罗哥是第几次去,反正我是第四次跟他们同行。这几年变化好大,机耕道修成了水泥路,孩子们住进了政府为他们修的砖房。能与大家一起参与助学活动,我很开心!”
支撑:“团队元老”们的多年力挺
在罗克君的手机里,保存着一张特殊的照片:10名“团队元老”围坐一起,共商大计。多年来,正是这些“团队元老”在精神上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撑,在最困难的时候往往也是他们挺身而出。冯瑾怡年纪三十出头,却是团队里的“老资格”。不管多忙,每年两次的“桑柘行”她都会参加,除了罗克君之外,她是8年来另一个从未“缺勤”的人。
另一位“团队元老”皮天艳有自己的企业,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女老板的另一面是对山区孩子细致入微的关爱。几年下来,她帮扶的小玲,已被她视作家庭中的一份子。今年暑假,她专门将小玲从彭水山区接到家中,和自己同吃同住,让孩子在大城市见见世面、开阔眼界。临行前,她还专门叮嘱:“衣服都不用带,家里都有。”
王浩是罗克君多年的朋友,也是爱心团队的铁杆成员。
“身边的朋友在做这个事,我也愿意去跟随。反正需要我出钱,我就出,需要我开车,我就开!”王浩是典型的重庆汉子,说话嗓门大,性格耿直。
王浩多次参加爱心助学,为了让孩子们听到大山之外的声音,他曾发起倡议为孩子们购买收音机。不仅出钱,还出力。在他们帮扶的对象中,有一个女生小琴,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当地有关部门为她们修建了房子,但后来房门损坏了,王浩和伙伴们就在一次助学行动中,专门带上一扇新门和电钻等工具,去现场安装。不知是不是由于技术不太熟练,在协助安装的过程中,王浩不小心踩破了女孩的小圆镜。这个小小的“事故”让王浩很懊恼,因为重新买镜子要去镇上,往返接近4小时。
王浩的身体力行也深深感染了身边的妻儿。儿子王时雨在小学四年级时曾跟着父母一起参加助学行动。回来后的儿子似乎懂事了许多。“现在儿子三观很正,有责任感!”2022年夏天,北碚发生山火,读高中的王时雨问父亲:“去不去参与救火?”王浩的回答简明扼要:“去!”父子俩结伴上山,成为了运输物资的志愿者。一趟趟搬运物品,王浩反而不如儿子体力好,最后,王浩索性对儿子挥挥手,“莫等我了,你各人在前面跑快点!”
感言:“这一次你成为了老师的领路人”
陈志灵,77岁,原重庆45中语文老师,罗克君曾经的班主任,现在是爱心助学团队中的高龄队员。
2018年的某个深夜,罗克君从彭水返回主城后,发在朋友圈中的图片刚好被陈老师看到,老人在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强烈要求加入其中。
面对自己的老师,罗克君并没有立马松口,而是按惯例进行“拷问”:
“资助一个学生,每个月要拿500元,一年就是6000元哟!”
“要得,拿嘛!”
“需要连续资助,不能间断,如果学生考起了大学,读大一也要给哟!“
“没得问题,只要我还在,就一直给!”
这样的问答好像有点啰嗦,但很必要,因为要对被资助的孩子负责,避免出现资助的断档。
第二年春天,陈志灵不顾年事已高,决定亲自跟去彭水看看。山路崎岖,车辆不时出现颠簸,罗克君不停地提醒老师抓紧把手,而陈志灵淡然回答:“放心,没事!”
见到自己结对帮扶的孩子小益后,陈老师疼爱有加,当即决定每个月给她增加150元“零花钱”。
罗克君和陈志灵这一对师生组合,构成了爱心团队一道特殊的风景线。陈老师动情地说:“我曾经在课堂上给你们讲授过韩愈的《师说》,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当年,我是你的老师,但是今天,在爱心助学这件事上,你却成了老师的领路人!”
最近,陈志灵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小益已考上了幼师,她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也能成为一名老师,回报陈奶奶的恩情!”
接力:当年资助的学生也成为志愿者
目前“为爱守诺”团队已发展到81人,已经累计对52名山区学生实施了帮扶。16年前,罗克君可能预想不到这样的结果,而现在他为此感到欣慰:“爱心助学活动要继续坚持下去,让社会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美好。”
这些年来,“为爱守诺”团队也遇到过不少困难,成员有进有出,有分歧有争议,但罗克君不为所动,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能看到孩子们的笑脸。
“小时候我家里条件很差,但罗叔并不只是单纯给我打生活费,还给了我很多关心,也给了我许多胜过金钱的东西。”提起罗克君,已大学毕业的受助学生田田十分感激。
“罗兄弟十几年如一日地爱心助学,太不容易了!”现已退休的原鹿菁小学校长杨安奎习惯于把罗克君称为“罗兄弟”。他还记得,最多的时候,他们学校的受助学生达20多人。这些年,罗克君和学校师生结下深厚的情谊,也对师生们产生了十分正面的影响。他同时也深有感触地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下,这些年来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对山区孩子尤其是孤残家庭加大了帮扶力度!”
今年夏天,罗克君特别开心,他曾经资助过的学生小磊,已从西南民大毕业,目前在四川泸县担任西部志愿者;而受助学生小帅参加工作后,前不久联系到罗克君,表示将参加今年11月的“桑柘行”,从一名受助者变成一名资助者。
如果说,16年前罗克君种下了一粒爱心的种子,那么现在这粒种子不仅破土成苗,而且开花结果。对此,罗克君感到非常满足:“爱不只是单方面的给予,我也不需要什么回报,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我们帮扶过的人将来也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重庆晨报记者 马联 杨圣泉